交通事故中痕跡鑒定、車速鑒定、車輛安全技術狀況鑒定是做什么?采用哪些方法?作用是是什么?
一 痕跡鑒定:
交通事故痕跡鑒定是事故調查和責任認定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它通過分析現(xiàn)場痕跡物證來推斷事故發(fā)生的經過和責任。常用的交通事故痕跡鑒定方法包括:
痕跡測量法:通過對交通事故現(xiàn)場留下的痕跡進行測量,如剎車痕跡、車輛碰撞點位置等,以推斷事故經過和車輛的相對位置和速度等信息。
物證比對法:通過對交通事故現(xiàn)場留下的物證進行比對,如車輛碎片、劃痕等,以確定事故車輛的類型和責任。
角度分析法:通過對交通事故現(xiàn)場的撞擊點、轉向角度等進行分析,以推斷車輛的行駛方向和撞擊方式等。
鳥瞰分析法:通過對交通事故現(xiàn)場進行鳥瞰分析,即從高處或遠處觀察事故現(xiàn)場,以獲取全局觀念,幫助推斷事故的發(fā)生經過。
綜合分析法:將以上各種方法進行綜合分析,結合證據和相關規(guī)定進行推斷和判斷,形成綜合的交通事故痕跡鑒定結論。
傳統(tǒng)痕跡物證鑒定法:在傳統(tǒng)的機動車痕跡物證識別中,以試驗測試為主,對其進行判定與分析,其識別方式有室內試驗、野外試驗等。對于復雜的痕跡物證,可能需要利用先進的鑒定儀器和裝備進行專門的鑒定和分析。
利用顯微技術:對于細微的痕跡,如車輛劃痕與制造劃痕的物件的區(qū)別,可能需要利用實驗室中的顯微技術進行識別和分析。
分析痕跡形態(tài):例如,車輛行駛時滴落在地面的油滴、水點等液體物質,形狀為驚嘆號或星芒狀的,其尖端指向車輛的前進方向;車輛剎車時形成的痕跡由輕到重,重的一方為車輛的前進方向。
這些方法都需要有經驗豐富的交通事故鑒定專家進行操作和判斷,以確保鑒定結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。
二 車速鑒定:
監(jiān)控視頻分析:通過分析事故現(xiàn)場附近的監(jiān)控攝像頭記錄的視頻資料,可以測算出車輛在特定時間段內通過的距離,從而計算出車速。 剎車痕跡測量:根據車輛在事故發(fā)生前緊急剎車留下的痕跡長度,結合車輛的制動性能和路面狀況,可以推算出車輛在剎車前的行駛速度。 車輛損傷分析:通過對事故車輛損傷程度的分析,結合車輛的結構特性和材料特性,可以推斷出事故發(fā)生時的大致速度。 物理公式計算:利用物理學中的動能、動量守恒等原理,結合事故現(xiàn)場的具體情況(如車輛的最終停止位置、車輛的重量、路面摩擦系數等),通過公式計算出車輛的速度。 專家證言和模擬實驗:在一些復雜的事故情況下,可能需要專家根據現(xiàn)場證據和專業(yè)知識進行分析,并可能通過模擬實驗來驗證假設。 車載記錄儀數據:現(xiàn)代車輛中常見的行車記錄儀(如黑匣子)可以記錄事故發(fā)生前后的速度變化等數據,這些數據可以直接用于車速鑒定。 目擊者證言:雖然不如物理證據準確,但在缺乏直接證據的情況下,目擊者的證言也可能作為車速鑒定的參考。
三 車輛安全技術狀況鑒定:
靜態(tài)檢驗鑒定:對事故車輛在靜止狀態(tài)下進行的技術檢驗鑒定,包括整車、系統(tǒng)或總成相關技術參數檢測、不解體檢驗、解體檢驗和性能檢測等。 動態(tài)檢驗鑒定:對事故車輛在行駛狀態(tài)下進行的技術檢驗鑒定,包括整車安全性能的室內檢測設備檢驗、路試檢驗及現(xiàn)場模擬試驗等。 零部件失效檢驗鑒定:對影響機動車安全技術狀況的零部件的失效形態(tài)、失效原因進行的技術檢驗鑒定。
接受委托:鑒定機構根據委托方的要求,了解事故情況和初步分析事故原因,制定檢驗鑒定方案。 實施檢驗鑒定:根據鑒定方案,對事故車輛進行靜態(tài)或動態(tài)檢驗,或對特定零部件進行失效檢驗。 整理分析結果:對檢驗鑒定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,結合其他相關因素進行綜合分析,得出檢驗鑒定結論。 編制檢驗報告或鑒定書:根據檢驗鑒定結果,編寫檢驗報告或鑒定書,并由檢驗鑒定人簽字。 審核、批準及簽章:檢驗報告或鑒定書經過審核、批準及簽章后,提交給委托方。